央視網消息:中國有2800多個縣級行政區,發展縣域經濟、健全縣域商業體系對促進消費、帶動經濟增長都有著重要作用。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縣域商業體系”。眼下,各地正在積極改造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鄉鎮商貿中心等縣域商業載體,讓縣域商業基礎設施舊貌換新顏。
2025年,貴州省余慶縣城中心的農副綜合市場有了新模樣。從原來的露天市場搬進1.2萬平方米的新建筑,硬件升級一步到位。新市場里有200個固定攤位、500多個活動攤位,還配備了農藥殘留檢測室。
不僅是在貴州,2025年,廣西重點將對19個縣域的商貿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縣域商業基礎設施進行建設改造。在桂林陽朔縣,這個占地面積超10萬平方米免稅超體旅游購物城不久前開門迎客。目前,已經有超500個國際知名品牌入駐,讓天南地北的游客和本地居民多了一個購物新去處。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到現在,全國共建設改造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2628個、鄉鎮商貿中心13391個、村級便民商店13.8萬個,縣鄉村商業設施提檔升級,正帶動客流持續增長。
科技助力 暢通鄉村物流“毛細血管”
如今,縣域商業網絡不斷織密,技術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更多工業品快速“下鄉”的同時,也讓更多鄉村特色農產品“進城”更容易。
下午3時,在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肖嶺鄉泉陂村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負責人陳輝與這臺無人駕駛配送車準時碰頭。
2025年,崇陽縣20戶以上的自然灣組有望全部實現水泥瀝青路。道路條件改善的同時,當地目前還依托5G網絡技術設定配送路線,實現無人駕駛配送車“村村通”。
在河南省淇縣的一個大型電商物流公共配送中心,2025年通過技術升級,不同的快遞企業實現了服務器共享、分揀系統共用。
目前,全國每天超過1億件快遞包裹進出農村,全國三分之一左右的縣實現了快遞“當日達”。
商務大數據監測,2024年,農村網絡零售額2.56萬億元,同比增長6.4%。縣域鄉鎮“毛細血管”的不斷疏通也讓鄉村的優勢產業走得更遠。
在山東高唐縣,當地通過創新技術包裝,在保持水溫的同時,讓當地的錦鯉能夠存活72小時,依托“陸運+航空”多式聯運,48小時內抵達30個省份。
記者從商務部近日召開的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工作協調機制會上了解到,2025年,國家將進一步完善縣域商業網絡,創新發展業態模式,實現農產品流通效能明顯提升,物流配送效率持續提高,促進縣域消費規模持續擴大。
責編:張嵐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