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盛世路社區“睦鄰三江”大舞臺上燈火璀璨、歡聲如潮。一場以“同心筑夢新時代·盛世歡歌獻給黨”為主題的黨群文藝秀拉開帷幕,生動展現了社區教育賦能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為黨的生日獻上了一份飽含深情的“盛世答卷”。
文化搭臺,紅色教育潤民心
6月24日上午,一曲激昂的非洲鼓表演《戰馬》點燃全場。在“黨群商”公益課堂學員和居民自治團隊的精心編排下,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節目串起紅色記憶與時代精神:模特班學員身著旗袍上演的《Elegant》T臺秀,詮釋了“銀齡風采”;詩朗誦《青春中國》以鏗鏘之音傳遞青年一代的信仰力量;社區戲曲社團創新演繹的黃梅戲《繡紅旗》,在經典唱段中賡續紅巖精神。尤為亮眼的是由公益課堂非洲鼓班、瑜伽班聯合創編的《梵音伽韻》,將中西文化與健康理念融合,贏得滿堂喝彩。
“上課的過程就是理論學習的過程!”公益課堂聲樂班張阿姨感慨道,“我們在學唱《祖國萬歲》時,老師專門講解了歌詞背后的脫貧攻堅故事,這樣的黨課入腦又入心。”據悉,社區通過“公益課堂+紅色教育”模式,將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群眾聽得懂的鄉音、看得見的畫面,今年以來已培育文體社團十余支,開展沉浸式教育活動百余場。
榜樣引領,社區治理添動能
活動現場,十余名榮獲“學習之星”“網格之星”的社區之星登上領獎臺:悅江苑二支部委員鄧惠芳帶領的文藝先鋒隊尤為亮眼,這支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文藝隊已參演社區文化活動十余場。手持“學習之星”獎杯的吳青麗笑著說:“我在家門口一口氣報了歌舞、瑜伽等5門公益課,專業老師送教上門特別貼心。”……這些來自群眾身邊的典型,以凡人微光點亮社區善治之路。
“網格之星”代表趙磊敏分享了她的治理“密碼”:“在社區組織的‘協商議事實訓課’上,我們學會了用‘需求清單’對接‘服務清單’。例如,現在我們小區網格的車庫出入口地面破損問題,就是我們支部協商定方案、聯動社區物業共同參與解決的。”這正是盛世路社區探索“教育賦能—居民共治”閉環的縮影。社區通過開設網格員能力提升班、民藝課堂等特色課程,累計培育“商居聯盟”自治骨干150余人。
共建共融,黨群連心筑家園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商居聯盟”的多元參與格局尤為矚目。轄區企業為舞臺搭建提供場地技術支援,商鋪業主組成后勤志愿服務隊提供茶水飲料,社區黨組織則牽頭整合師資力量進行節目指導。這種“黨組織搭臺、社會力量補位、群眾唱主角”的模式,正是社區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生動寫照。
“我們把文藝展演作為檢驗社區教育成效的‘實踐課堂’。”社區黨委書記魏婷表示,通過將黨課、技能培訓、美德倡導融入文化活動,既滿足了居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更潛移默化增強了社區凝聚力。下階段,社區將深化“公益課堂”內涵,開發更有溫度、深度的課程體系,打造居民能力提升的“加油站”、社區治理創新的“孵化器”。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