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一場別開生面的“七一”主題微黨課在官莊鎮禮堂開講。
此次微黨課宣講活動由沅陵縣5名選調生組成的宣講團,以“從烽火記憶到防汛前沿的黨旗傳承”為主題,用飽含深情的講述,為官莊鎮政府全體干部職工、鎮直單位負責人、各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及部分黨齡超50年的老黨員代表等近200名黨員干部和群眾獻上了一場精神洗禮,在歷史的回響與現實的淬煉中,深刻詮釋了黨旗下的忠誠與擔當。
宣講團成員與老黨員們集體合影
歷史回眸:烽火歲月鑄就信仰豐碑。
宣講伊始,選調生們帶著駐村實踐的深厚積淀,帶著與父老鄉親水乳交融的真摯情感,帶著在村探索中梳理出的關鍵課題與在場的老黨員同志們深刻交流,為此次宣講注入實踐源泉。
隨即,宣講團成員彭玉麟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將聽眾們帶回了沅陵這片紅色熱土的崢嶸歲月。湘西剿匪的硝煙、革命先烈的浴血奮戰、特別是官莊本地英烈在嚴酷環境中的不屈斗爭與英勇獻身,被一一呈現。會場內肅穆無聲,佩戴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的老黨員們目光專注,敬意在無聲中流淌。這些用生命書寫的堅定信念與犧牲精神,被清晰地勾勒為沅陵黨員干部最深沉的力量源泉。
現實聚焦:防汛前沿淬煉先鋒本色。
目光轉向當下,宣講團用沅陵近年防汛抗洪的鮮活事例,生動詮釋了“黨員先上”的先鋒本色。洪水咆哮的河段,村支書縱身躍入齊腰深水疏通涵洞;滑坡威脅的地帶,黨員突擊隊晝夜不息搶通“生命通道”;泥濘的轉移路上,年輕干部背負老人、懷抱孩童艱難跋涉……官莊鎮黨委書記李樹民動情分享:“哪里最危險,哪里就閃耀著黨徽!‘6·21’特大暴雨中,全鎮黨員無一人退縮,沖鋒在前,用血肉之軀守護了群眾安全,這是風雨中黨旗最有力的證明!”
時代答卷:黨旗引領譜寫發展新篇。
回望烽火,聚焦前沿,宣講最終落腳于新時代沅陵的發展答卷。在黨旗引領下,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特色產業生機勃發、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選調生們結合基層實踐,講述了輝煌成就背后黨員們如“螺絲釘”般的堅守與奉獻。成員胡鶴霄深有感觸:“搜集整理紅色史料與防汛事跡的過程,本身就是觸及靈魂的黨課。老黨員的真情、前輩的無畏,讓我們深感‘選調生’不是光鮮亮麗的傲人頭銜,而是紅色傳承的時代使命。”
精神賡續:薪火相傳凝聚奮進偉力。
活動尾聲,兩位“光榮在黨50年”的老黨員郭炳才、向開德同志帶來真切感言。親歷沅陵建設艱辛的郭炳才感慨:“這堂課,把過去的奮斗、現在的發展、未來的期盼都講透了!革命精神永不能丟,年輕黨員要接好班,把這份擔當刻在心里、扛在肩上!”曾奮戰防汛一線的向開德感同身受:“黨旗在,主心骨就在!黨員就該是百姓心中最靠得住的山!希望年輕一代把這種勁頭傳承下去!”
從硝煙彌漫的革命烽火,到驚心動魄的防汛前線,再到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考場,沅陵各級黨員干部正在用行動不斷書寫擔當答卷。這堂“七一”微黨課,不僅是對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對初心的深刻叩問,生動彰顯了紅色基因在沅陵大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展現了新時代黨員干部在黨旗引領下,將精神血脈化為實干擔當,奮力擘畫中國式現代化沅陵新篇章的堅定信念與磅礴力量。(雷玉杰 何志群 胡鶴霄)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