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熱、最悶的三伏天馬上就來了!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歐降紅表示,這段時間別光想著躲空調房,要知道,三伏天是調理身體、趕走老毛病養生的“黃金40天”。
一、天熱人旺,陽氣最足
三伏天,太陽最毒,地面滾燙,整個自然界的“陽氣”達到一年頂峰。人的身體很聰明,會順應天時。此時,身體里的陽氣也跑到體表,氣血跑得特別快,人容易出汗,感覺“外熱”。中醫古書說,陽氣就像身體的“小太陽”,沒了它,健康就亮紅燈。所以,夏天是“養陽”的最佳季節。
二、排寒祛濕,事半功倍
天氣炎熱,逼得人體毛孔大開,不斷出汗。這汗不光是水,它還能帶走藏在身體深處、特別是冬天積攢下來的寒氣、濕氣這些“壞東西”。研究表明,三伏天出汗量是平時的3倍-5倍,排掉的“垃圾”也多得多!歐降紅建議市民,早上或傍晚稍微運動到微微出汗,排毒效果最好。
“當下是‘以熱攻寒’的絕佳時機!”歐降紅介紹,三伏天期間,人體毛孔擴張程度達到峰值,比平時張大30%~50%。此時,借助外界熱力,采用艾灸這類“加熱”療法,將藏匿于骨頭縫、困擾老寒腿的寒氣濕氣統統“驅趕”出來,效果超乎尋常的好!
三、調理身體,效果翻倍
三伏天期間,人體還會呈現一些有利于調養的狀態,比如氣血會更多地流向體表,這使得皮膚的吸收能力大幅增強。在這個階段貼“三伏貼”或者使用一些外敷藥物,藥物能夠更輕松地滲透進體內,而且在身體內留存的時間也會更長。研究表明,此時用藥能使藥效提高2 至3倍。
這一時期還可以讓內臟“放松放松”。夏季,人體的能量主要集中用于體表來抵御炎熱,內臟的負擔相對減輕,處于相對“清閑”的狀態。身體將多余的能量用于修復平日里因過度勞累而受損的臟腑,進而有效改善怕冷、乏力這些虛寒問題。
四、抓住黃金期,關鍵要“熱養”!
歐降紅提醒市民,三伏天養生有講究,這些傷陽氣的行為可千萬別做:
1.狂炫冷飲冰棍,脾胃陽氣首當其沖受損,拉肚子、食欲不振等毛病接踵而至;
2.空調直吹且溫度調至過低,擴張的毛孔瞬間被“冰封”,寒氣便趁虛而入;
3.大汗淋漓后立馬沖涼水澡,寒氣也會如閃電般迅速侵襲身體。
以下順應天時的養生之法,值得大家嘗試:
1.適度出出汗,不妨在早晚散散步、做做健身操;
2.多喝溫水、多吃溫熱食物,如姜棗茶、熱湯面,適量食用羊肉也是不錯的選擇;
3.有條件的話,找專業中醫做艾灸,針對肚子上的關元穴、膝蓋下方的足三里穴施灸,補陽效果顯著;
4.更要抓住“冬病夏治”的黃金時機,若患有老寒腿、哮喘、老慢支、怕冷等冬季易加重的疾病,及時咨詢中醫,通過貼三伏貼或“冬病夏治”其他治療方法,收獲最佳療效。
歐降紅解釋,三伏天雖然酷熱難耐,但實則是大自然饋贈的“免費養生良機”。充分利用這40天,將體內寒氣濕氣一掃而空,把陽氣補得足足的,為身體注入滿滿活力,如此一來,秋冬時節便能少生病,保持健康好狀態。切記,莫貪一時之涼,白白錯失這難得的養生黃金期!
2025年三伏貼的時間安排如下:
(基于中醫“冬病夏治”理論,并結合干支歷法推算)
夏至貼:2025年6月21日—7月9日,共19天。
伏前加強:2025年7月10日—7月19日,共10天。
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共10天。
中伏:2025年7月30日—8月8日,共10天。
末伏:2025年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
固本貼:2025年8月19日—8月28日,共10天。
(通訊員 黃彬 秦璐)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