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劉健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對歐盟加征關稅后,歐盟同時對美國蘋果公司和元宇宙平臺公司(Meta)開出巨額罰單。盡管歐盟聲稱此舉與關稅戰無關,但外界普遍將這一操作視為歐盟對美方的回擊和威懾。
歐盟重罰美國科技巨頭
根據歐盟委員會發布的公報,蘋果公司在其應用商店中限制應用開發者引導用戶使用第三方渠道,且未能證明該限制行為具有必要性,剝奪了用戶獲取更多優惠服務的權利。公報同時提出,Meta要求用戶要么同意將個人數據整合用于接收個性化廣告,要么支付月費以使用無廣告版本服務,這種“同意或付費”模式不合理。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全會上表示,必要時將反擊美國關稅政策
歐盟委員會認為,上述行為違反了歐盟的《數字市場法案》,并對蘋果和Meta分別處以5億歐元和2億歐元的罰款。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特雷莎·里韋拉說,美企受罰與特朗普政府發起貿易戰無關,歐盟競爭法規“平等且適用于所有人”。
特朗普政府則反應激烈,聲稱這類法規專門損害美國公司,實屬貿易壁壘,美國不會容忍這種新的“經濟勒索”。兩家遭受處罰的美國企業均表達不滿:Meta公司首席全球事務官喬爾·卡普蘭直言這是對Meta征收了數十億美元關稅,蘋果公司則表示將對這一決定提出上訴。
意在借處罰對美施壓?
分析人士認為,這次罰款是歐盟《數字市場法案》2024年3月實施以來首次開出的罰單,歐盟選擇在歐美關稅談判僵持不下的關鍵時刻宣布處罰決定,可能與關稅戰高度關聯。此舉清晰表明,面對美國的施壓與挑釁,歐盟雖然愿意妥協,但也不會任人宰割、坐以待斃。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將對美國“對等關稅”實施“強有力報復”,包括打擊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等服務業出口。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公布的一份報告列出約20條反制措施,涉及關稅與貿易、關鍵技術與基礎設施、金融、人文交流以及服務、知識產權與數字等5個板塊。
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歐盟對美國商品貿易順差近2000億歐元。但在服務貿易領域,202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歐盟對美國存在超1000億歐元的逆差,美國科技企業約有30%利潤來自歐盟市場。
美國對歐服務貿易順差主要來自金融服務、知識產權使用、商業服務、教育服務、信息技術服務和旅游服務等眾多領域,其中數字服務和知識產權許可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如微軟、亞馬遜、谷歌和甲骨文公司等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牢牢把控歐洲超過半數的云服務市場,在電商、數字廣告等領域美國企業也處于市場主導地位。
在服貿等關鍵領域精準發力
近年來,歐盟先后通過《數字服務法案》《數字市場法案》《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等多部法案。業界專家認為,這是對美國科技巨頭壟斷歐洲數字領域市場的強烈回應,意在借數字市場規則構建“歐洲主權”,這也為此番執法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歐洲經濟研究室主任孫彥紅認為,針對美國服務出口企業和科技巨頭的違規違法行為,未來歐盟可動用這些法律工具進行精準打擊。
例如《數字市場法案》規定,如果歐盟委員會認定違規,相關公司將面臨最高達其前一財政年度全球年營業額10%的罰款;如果再犯,最高罰款將升至20%。歐盟此次給兩家營收超千億美元的公司分別開出2億、5億歐元的罰單,明顯低于上限。分析人士稱,歐盟很有可能是希望借此換取美國妥協讓步即可,如罰金過高,歐盟也擔心導致與美緊張關系升級。
責編:伍鏌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新華社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