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布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已達10027.1萬名。從成立之初的50多名黨員,到如今的過億之眾,這一數字,不僅是量的積累,更是質的飛躍,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強大的生命力與凝聚力,意味著億眾一心、矢志為民的磅礴力量正匯聚成推動時代巨輪破浪前行的強勁動力。
億眾凝億心 共筑信仰長城
從嘉興南湖的小小紅船,到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信仰始終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與政治靈魂。百余年風雨兼程,無論是長征途中“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毅,還是抗戰時期“甘將熱血沃中華”的無畏,亦或是建設年代“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一代代共產黨人懷揣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前赴后繼,用鮮血與汗水書寫著壯麗篇章。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依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刻分析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的實際問題,給出科學解答。從毛澤東思想到鄧小平理論,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理論不斷創新發展,讓馬克思主義信仰成為指引我們戰勝艱難險阻,不斷發展壯大的思想武器。
黨員數量破億,意味著信仰的火種在更廣闊的土地上播撒,在更多人心中扎根。年輕一代踴躍入黨,將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在科技創新前沿、鄉村振興一線、搶險救災戰場,處處閃耀著黨員的身影,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信仰的力量,匯聚起堅不可摧的信仰長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筑牢堅實的思想根基。
黨心連民心 同譜魚水情深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起,便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寫在旗幟上,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黨心與民心緊緊相連、血脈相通、休戚與共。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推翻“三座大山”,讓人民翻身做主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廣大農民群眾踴躍投身革命洪流,為黨提供有力依靠;抗日戰爭時期,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者;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在廣大人民群眾全力支援下,以摧枯拉朽之勢徹底打敗了國民黨反動統治。新中國成立后,黨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新時代,黨團結帶領人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一切,是黨對人民赤誠之心與深情厚誼的充分彰顯,是黨和群眾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生動詮釋。
黨員數量破億,意味著黨服務人民的觸角延伸得更廣、更深。從城市社區的便民服務,到偏遠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小事,到推動教育、醫療、就業等領域改革,黨員干部始終沖在一線,傾聽民聲、化解民憂,以點滴行動續寫著黨與人民的魚水深情,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赤心守初心 聚力實干篤行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中國共產黨具有強大的實踐能力與犧牲精神,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路線,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開展實踐,在實踐中發現真理、檢驗真理、堅持真理。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共產黨人永恒的初心與使命。在基層,廣大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科學種植養殖,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在企業,黨員技術骨干帶頭攻克技術難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在公共服務領域,黨員醫護人員、教師堅守崗位,為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教育服務。面對突發自然災害,黨員沖鋒在前,抗洪搶險、抗震救災,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黨員數量突破一億,承載著沉甸甸的責任與擔當,更寄托著黨和人民更高的期望。 億萬黨員唯有以赤子之心踐行初心使命,將誓言化作實干,在各自崗位上拼搏奉獻,為國家富強筑基立業,為民族振興挺膺擔當,為人民幸福傾情奉獻,方能不負重托、不辱使命。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發展壯大為世界最大政黨,取得輝煌成績,獲得群眾支持,就在于其堅守初心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必將繼續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億人在黨”的磅礴力量,踐行“一心為民”的莊嚴承諾,繼續凝聚信仰之力、厚植為民情懷、實干擔當作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書寫更加輝煌的時代篇章。
責編:伍鏌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婁底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