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國務院批準、中國面向全球中小企業的國際性展會,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簡稱“中博會”)迎來其二十屆的重要時刻。
2025年6月30日,為期4天的第二十屆中博會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D區落下帷幕。這場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埃及中小微企業發展局、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擔任主賓方,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盛會,以“加強合作,擴大交流,互利共贏,攜手發展”為主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展會規模約8萬平方米,總展位數超3500個,5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超2000家企業參展;舉辦了開幕式和60多場時效性強、參與度高的系列配套活動,吸引全球超1300萬人次線上線下關注并參與中博會各項活動。
從2004年首屆3萬平方米、1860個展位,到如今8萬平方米、3500余個展位的全球中小企業“環球招牌”,中博會用二十屆的時間,完成了從“連接雙邊”到“聯動全球”、從“展示交流”到“生態賦能”的跨越式升級,成為全球中小企業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最廣的國際盛會之一。
國際合作:從主賓國機制到全球網絡構建
國際化的深度與廣度,始終是中博會最鮮明的成長坐標。
自2005年第二屆首創聯合主辦國機制、引入法國作為首個伙伴以來,中博會的國際合作模式歷經多次迭代——2013年第十屆首次實現與印度尼西亞及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國家+國際組織”協同辦展;2017年起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連續六年擔任主賓方;至2023年第十八屆,已聯動全球70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服務機構,構建起“國家+國際組織+產業鏈”的多元合作體系。
本屆中博會,這一“朋友圈”進一步擴大:5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境外企業超550家,展位數超850個,覆蓋埃及、加拿大、西班牙、希臘、韓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值得關注的是,埃及、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作為主賓方深度參與,埃及展團約80家企業帶來先進紡織技術、特色服裝設計及傳統手工藝品;西班牙櫥柜品牌朵卡(DOCA)選擇中博會作為其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第一站、衛浴品牌賀瑯·家(HLH)首次亮相中國市場并在中博會舉行新品首發儀式。
墨西哥、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斯里蘭卡、尼泊爾、伊朗、南非、斐濟等國家駐華使領館,以及太平洋島國貿易與投資署、國際展覽業協會(UFI)等20多個國際機構,發來祝賀視頻、賀信,共同見證中博會邁進下一個里程碑。
成果躍升:從百億元級到千億元級
二十屆深耕,中博會的“合作蛋糕”越做越大。
數據顯示,首屆(2004年)成交金額320億元,而本屆達成意向成交金額有新突破,躍上千億元級新臺階;更關鍵的是,其功能已從單純的展覽展示,拓展為覆蓋中小企業“初創—成長—壯大”全生命周期的生態賦能平臺。作為一個全球中小企業合作對接的品牌,二十屆以來,中博會的成交額與合作深度也實現了從百億元級到千億級的跨越。
活動體系“全周期”覆蓋。從首屆僅1場高峰論壇,到本屆舉辦超60場配套活動,中博會正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庫”“資源池”和“對接場”。既有“一月一鏈”中小企業融資促進全國行、“中國-東盟中小企業RCEP規則推廣”等政策宣貫類活動,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國際化發展等精準支持;也有APEC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研討對接、國際科技成果交流對接等國際合作活動,推動項目落地與技術共享;更有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人工智能賦能數字化轉型等產業活動,促成現場簽訂超90個設備融資租賃意向(金額超1億元),推動偉達偉樂(海南)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擬在佛山云東海產業園落戶。
專精特新“鏈式”升級。本屆中博會省區市專精特新展區匯聚全國31個省區市、5個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500多家優秀企業,其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1家、“小巨人”企業395家、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企業45家,集中展示了新材料、智能制造、深海空天開發等領域的“卡脖子”技術突破與前沿成果。例如,木幾、樂凡等57家人工智能企業,智元、里工等89家機器人企業,東方空間、小鵬匯天等81家深海空天開發企業,成為新質生產力的“中小企業樣本”。
專業展同樣亮點紛呈。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題展聚焦細分行業鏈式轉型,展示“廣東方案”;工業設計展集中呈現600余件設計精品,推動設計成果市場化;智能穿戴與現代鐘表展助力傳統行業與時尚科技融合;老字號企業展通過北京王麻子、瀘州老窖、珠江鋼琴等品牌的技藝展示與創新實踐,激活歷史經典產業生命力。
規模見證:從“國字號”展會到國際大舞臺
二十屆蝶變,中博會的“硬實力”與“軟實力”同步提升。展覽面積從首屆3萬平方米增至本屆8萬平方米,展位從1860個增至3500余個;參展國家(地區)從第十二屆超20個,到本屆吸引50多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參與……
從國際影響力看,2008年,中博會獲得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證,并被納入《中韓聯合聲明》,首次設立亞歐中小企業合作交流館。2013年,第十屆中博會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組織多國企業參展,推動南南合作產業升級。發展至2021年的第十七屆中博會,專精特新企業集中亮相,占比高達80%,17家世界500強和8家中國民營500強企業參展,展會向“產業賦能”深度轉型。
本屆中博會,這種“全球樞紐”屬性進一步凸顯:超過1300萬人次線上線下參與,10個“最受歡迎新品”和超100個“入圍新品”通過開幕式發布、直播推介、媒體交流等活動走向全國;22場新品直播吸引線上觀眾近900萬人次,3場精選直播媒體交流會讓創新故事觸達主流輿論場;2場首發經濟產業鏈交流活動組織11家領軍企業解析技術優勢,金融機構現場提供適配方案,加速創新要素融合。
二十屆櫛風沐雨,千億級合作網絡持續擴張,千萬家中小企業的創新星光正匯聚成全球產業鏈的璀璨銀河。站在新的起點,中博會將繼續以開放之姿擁抱世界,以創新之力賦能中小企業,為全球中小企業的包容、健康、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能。
2026年,我們再約!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